1974年拍摄的江南区西园转盘 《南宁晚报》郭小平拍摄
1997年拍摄白沙大桥 图片来源:南宁市江南区志
2005年拍摄的邕江大桥 图片来源:南宁市江南区志
1983年江南区地名图 图片来源:南宁市江南区志
忆往昔岁月,数十年沧桑风雨,终见城南新征程。
随着白沙大道、壮锦大道、五象大道延长线、国凯大道等主要路网的拉开,城南的概念已不仅是当年局限于西园、淡村一带的老江南,整个发展脉络不断向南延伸,一直到机场高速路口。在刚刚过去的9月,南宁市空港经济区建设发展**获批至2040年,吴圩空港经济区人口将达到50万,临空产业将作为“发动机”带动区域经济发展,建设空港新城。紧接着9月底,南宁新机场航站楼启用,众多市民争睹代表着“南宁**印象”的高大上机场。
从城市长远**发展角度来看,新城南骨架已形成“江南、经开区、空港新城”的新合组。一个以机场航空产业为依托,集物流、商贸、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城南形象横空出世,有着空港新城的引擎,大盘云集、产业优势齐聚的“城南居住核心圈”也在形成,特别是以集中在五象大道延长线、白沙大道、壮锦大道的区域,即经开区**的中央商住区,在近5年的高速发展下,“城南居住核心圈”的雏形已经呈现。
“江南区”的由来:
江南区建置沿革从1953年3月起,历经南宁市第三区(兴宁区的前身)水上临时工作委员会、南宁市第三区水上办事处、南宁市邕江上段下段街道办事处、南宁市街道水上办事处、街道上游人民公社、水上人民公社、兴宁人民公社分社、水上人民公社、江南人民公社,至1979年3月22日建立江南区,正式成为南宁市一个建制城区。2005年,江南区共辖江西、吴圩、苏圩、延安4个镇和江南、福建园、那洪、沙井4个街道。
“江南区”的过往:
江南区建区后行政区划历经3次变化:2001年12月接管郊区那洪镇、沙井镇、亭子乡;2003年6月6日将那洪镇委托给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管理;2005年3月接管永新区江西镇10个村,邕宁县吴圩镇、苏圩镇、延安镇。至2005年,已先后有邕江铁路大桥、邕江大桥、中兴大桥、白沙大桥、清川大桥、永和大桥6座跨江大桥连接江南区域和江北市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