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大动作再次震撼降临!!!
再次推进“强首府”战略
4个方面14项任务
到2035年,力争大都市常住人口达1000万人!
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力争达到30%
交通、文旅、城市空间布局、城市治理等都将迎来重大改变
轨道交通线网要到240公里以上
五象、三塘、长塘等这些区域板块要腾飞啦!
1、南宁全面落实“强首府”战略出炉!经济总量力争达到30%,计划常住人口达1000万人
从南宁晚报中得知,12月28日,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召开2020年南宁市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“强治理”工作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。
据悉,《南宁市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强治理实施方案》明确,强治理工作重点任务共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等4个方面14项任务,主要目标为:计划到2025年,南宁市经济总量比2018年翻一番;到2035年,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力争达到30%。
至2025年,首府集聚力、承载力、辐射力和吸引力明显提升,初步形成引领区域发展的大都市区框架。
此外,大都市区常住人口力争达到600万人,建成区规模力争达到600平方公里。大都市区指:1个主城区(外高环以内区域),4个副城新城(临空经济示范区、东盟智慧谷、武鸣副城区、伶俐-六景产业新城),3个节点区域,1个生态特色发展环。
至2035年,基本实现首府南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全面建成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、“一带一路”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枢纽城市、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、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。
至2035年,力争大都市区内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人,建成区规模达到1000平方公里。
详细解读
落实“强首府”战略
南宁将要干哪些大事?
四大方面14个任务
一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
顺应“整体向东,重点向南”发展战略
重点建设五象新区,拓展三塘、长塘和邕宁片区,有序推进武鸣城区、吴圩空港经济区、六景产业新城建设,培育那马组团、大塘组团、伊岭组团和三江口组团等特色发展组团。
合理调整优化**基本农田布局,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
至2025年,争取自治区保障全市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占全区总量的28%以上;至2035年,形成集约节约高效的用地保障制度,全面解决市本级批而未供问题。
二、完善城市功能
加强综合交通设施**建设
至2025年,基本建成支撑大都市区空间拓展的综合交通网络,重点**建设南宁国际铁路港(约3.6平方公里)、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(约2.8平方公里)。
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达到240公里以上,常规公交3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90%,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5%;基本建成大都市区主干路框架体系,建成区路网密度力争达到8公里/平方公里标准,道路面积率达到17%。
完善市政设施
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及电力、燃气、通信建设,健全城市给排水设施。
完善服务设施
加强公共文化、教育、医疗卫生、全民健身、养老等设施建设。
至2025年,初步形成完整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;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7.5%,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.8%,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6.5%。
每千常住人口社会办医床位数达到1.6张,医疗卫生机构千人床位数达到7张,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。
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.0平方米以上,基本建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;全面建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,全面建成区域性国际健康养老胜地。
三、提高城市品位
增强城市文化建设
改造提升“三街两巷”、中山路、蒲庙汉林街、陈东村历史文化街区,至2025年力争成功申报**历史文化名城。
提升重点区域**建设水平
至2025年,逐步打造若干城市经典建筑示范片区。至2035年,全面完成经典建筑、经典街道、经典景区建设,埌东—凤岭片区、五象新区核心区建成***的城市特色地标区域;实现城市内河水系两岸的功能重组、空间重构和风貌重塑,打造***城市滨水空间。
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
至2025年,全市旅游总人数、旅游总消费及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8年翻一番,推进完成万有(南宁)国际旅游度假区首期建设,成功创建**全域旅游示范区、**中医药旅游示范区。
提升文化软实力
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至2035年长期保持“全国文明城市”荣誉。繁荣发展民族文化,塑造南宁城市精神,至2025年,将中国-东盟文化旅游中心、中国-东盟(南宁)戏剧周打造为国际性文化交流品牌,实现与欧洲、大洋洲、北美的定期文化交流。
挖掘弘扬历史文化,培育南宁城市文化
至2025年,申报公布1家***文物保护单位、10家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,推动建设壮族歌圩文化(南宁)生态保护区。至2035年,建成***顶蛳山考古遗址公园,全面实现文物安全数字化管控,建成壮族歌圩文化(南宁)生态保护区。
四、创新城市治理
完善社会治理制度
至2025年,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初步实现现代化,城市市容环境、交通畅通、文明秩序和管理工作水平大幅提高,形成完善的新型信用监管机制。至2035年,实现社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加强法治建设,增强社会保障
至2025年,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000人以上,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;力争累计解决约10万户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等。
落实安全生产
至2025年,初步完成城市整体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工作。
建设智慧城市
至2025年,建成高度智慧化的交通、应急等城市治理综合平台,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在线及时办理,智慧城市建设处于全国**。至2035年,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智慧城市样板。
2、重点建设五象新区,拓展三塘、长塘和邕宁片区,这些区域板块要飞起
根据方案表明,四大方面任务首先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。
顺应“整体向东,重点向南”发展战略,重点建设五象新区,拓展三塘、长塘和邕宁片区,有序推进武鸣城区、吴圩空港经济区、六景产业新城建设,培育那马组团、大塘组团、伊岭组团和三江口组团等特色发展组团。
在近两年,邕宁、武鸣、吴圩空港都是南宁城市的区域热点,推进“六景产业新城建设”是去年提出的策略,而培育那马组团、大塘组团、伊岭组团和三江口组团等特色发展组团都是今年新提出的发展策略。
根据南宁自然资源局得知,五象新区提前超额完成了今年供地任务,截止12月10日,累计完成供地(含招拍挂、划拨、协议出让)共296宗,总面积9303.8亩。
截止12月28日,南宁市本级土地出让收入高达500亿元,实现了“强首府”开门红。
整体来看,南宁将继续整体向东、重点向南发展,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!
3、交通飞速发展!至2025年轨道交通线网达240公里以上
本次强首府强治理方案中提出,要加强综合交通设施**建设,至2025年,基本建成支撑大都市区空间拓展的综合交通网络,重点**建设南宁国际铁路港(约3.6平方公里)、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(约2.8平方公里)。
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达到240公里以上,常规公交3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90%,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5%;基本建成大都市区主干路框架体系,建成区路网密度力争达到8公里/平方公里标准,道路面积率达到17%。
12月16日,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发布《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**(2020-2035)报送审批前公示的公告》。
2020年~2035年**期内,南宁轨道交通线网将增至13条线路!
根据公告内容,**期(2020-2035年)线网方案是基于南宁市已建线路搭建起的“十”字轨道骨架、“井”字放射网络。
**期线网方案由13条线路组成,包括8条轨道普线、1条轨道环线和4条轨道快线,规模约599.4km,构建了“环线+放射线”“快线+普线”多层次的网络体系,提高了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水平。
其中,结合主城区**空间结构及对外铁路、公路枢纽布局,构建了环线及8条轨道普线,支持城市主、副中心的**发展;
结合空港新城、武鸣区、六景新城、那马与大塘组团这四个城市指状拓展方向构建了4条轨道快线进行了服务覆盖,拉近了外围新城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,支持南宁大都市区的**发展。
从拟修编线网**图中发现:
轨道快线S1线起于吴圩机场,终于那夏坡,全长51.4公里;
S2线自火车站至玩美世界,全长61.7公里;
S3线自五象火车站起,到六景,全长70.4公里;
S4线自五象火车站至大塘,全长47.2公里。
另外,新的**期线网方案也对现有的地铁线进行了完善,部分线路的站点有新变动。
南宁地铁1号线起始点为石埠—金桥客运站;2号线起始点为仁信路站—西津站;3号线起始点为科园大道站—那马站;4号线起始点为罗文大道站—蒲新路站;5号线起始点为新营房站—四塘站。
目前,南宁已经开通了4条地铁线路,4号线以及2号延长线在今年11月23日已经正式开通运营,地铁5号线也相继传来好消息,即一期工程南段热滑实验成功,预计将在2021年底开通。
4、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将在2025年完成首期建设
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,至2025年,全市旅游总人数、旅游总消费及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8年翻一番,推进完成万有(南宁)国际旅游度假区首期建设,成功创建**全域旅游示范区、**中医药旅游示范区。
其中,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落地那马片区,计划建设特色景区、特色酒店群、国际演艺、万有文旅生态城四大部分。
特色景区板块还**了“狂野王国”“山海奇幻”“熊猫王国”“海洋王国”“科幻王国”“万有水世界”六大文化景区。
**主题文化景区“狂野王国”,预计明年上半年开工,占地超过3000亩!以大自然、大生态、大种群为设计理念,有机融入故事线,结合世界**游乐设施,打造出全面超越传统野生动物园概念的***乐园产品,建设时间持续3年左右。
根据方案中得知,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将在2025年完成首期建设。
在今年11月3日,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一期配套路网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!
据了解,该项目包含纬3路及南北向支路1两条道路,其中纬3路为城市主干路,长1.8千米,宽50米;南北向支路1为城市支路,长410米,宽24米。
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、排水工程、交通工程、照明工程、景观绿化工程。
纬3路与南北向支路1作为旅游度假区启动区的重要链接通道,是旅游度假区的基础条件,道路建成之后,将大大加强五象文旅核心与南宁各城区重要区域之间的联系,对南宁市的人文、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。
这些好消息一一传来,这不仅仅只是对那马镇有利,对南宁乃至整个广西的旅游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