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,又是一个爆炸性消息漫天飞的一周。小产权房“转正梦”破灭了,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越来越近了,始于一线城市的调控风暴开始蔓延至二线城市。
不动产统一登记,实为房产税铺路
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召开后的**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,李克强总理提出:“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,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。”会议提出,由国土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土地、房屋、草原、林地、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,行业管理和不动产交易监管等职责继续由相关部门承担。各地在中央统一监督指导下,结合本地实际,将不动产登记职责统一到一个部门。不少专家认为,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又一实招,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对于征税和反腐都有重要意义。
信达证券分析师崔娟分析认为,全国统一实施不动产登记制度,有利于摸清房地产市场整体情况,尤其有利于切实掌握存量房状况,有利于实现房产信息联网、解决房产税征收技术障碍。
武汉出台“汉七条”,调控加码范围扩大
继4大一线城市陆续出台房地产调控新政后,近期武汉南昌厦门几个二线城市也加入到调控大军中。
11月22日,武汉公布了“汉七条”,明确提出将继续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,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购房,在本市纳税或者缴纳社会保险时间从原来的1年调整为2年。11月25日,南昌和厦门接着出台了“洪六条”和“厦六条”。南昌新政要求,进一步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,对非本市户籍家庭的购房条件由连续缴纳1年所得税或社保增加至2年,严禁未成年人购房;厦门新政要点则是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,非本市户籍家庭的购房条件限定为在前2年内逐月连续缴纳1年以上个税或社保。
不过,一线城市都明确了二套房首付由六成提升至七成,武汉、南昌和厦门则只说会进一步提高,何时提高、提高多少均未明确。综合来讲,*近跟风一线城市出台新政的武汉、南昌和厦门,其内容都显得不疼不痒,对市场影响相对有限。
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没有提及“房地产调控”,并强调淡化政府对市场的过分干预,但为何一、二线城市不约而同地加码“行政调控”?业内专家表示,这源于今年前10个月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带来房价过快上涨,一些城市完成调控目标的难度加大,不得不紧急采取措施。